KCB型齒輪式輸油泵常見故障分析:
1.旋轉不暢
①軸向間隙或徑向間隙太小。重新加以調整修配。
②泵內有污物。解體以清除異物。
③裝配有誤。齒輪泵兩銷孔的加工基準面并非裝配基準面,如先將銷子打入,再擰緊螺釘,泵會轉不動。正確的方法是,邊轉動齒輪泵邊擰緊螺釘,zui后配鉆銷孔并打入銷子。
④泵與發(fā)動機聯(lián)軸器的同軸度差。同軸度應保證在 0.1mm 以內。
⑤泵內零件未退磁。裝配前所有零件均須退磁。
⑥滾針套質量不合格或滾針斷裂。修理或更換。
⑦工作油輸出口被堵塞。清除異物。
2.輸出流量不足
①油溫高將使其黏度下降、內泄漏增加,使泵輸出流量減小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;對于中高壓齒輪泵,須檢查密封圈是否破損。
②選用油的黏度過高或過低,均會造成泵的輸出流量減少,應使用黏度合格的油品。
③ CB-B 型齒輪泵一般不可以反轉,如泵體裝反,將造成壓油腔與吸油腔局部短接,使其流量減少甚至吸不上油來。此時,應查泵的轉向。
④發(fā)動機轉速不夠,造成流量減小。應查明原因并加以排除。
3.高溫齒輪泵常見振動及噪聲故障的排除:
(1) 機械原因
①泵與聯(lián)軸器的連接因不合規(guī)定要求而產生振動及噪聲。應按規(guī)定要求調整聯(lián)軸器。
②因油中污物進入泵內導致齒輪等部件磨損拉傷而產生噪聲。應更換油液,加強過濾,拆開泵清洗;對磨損嚴重的齒輪,須修理或更換。
③泵內零件損壞或磨損嚴重將產生振動與噪聲:如齒形誤差或周節(jié)誤差大,
兩齒輪接觸不良,齒面粗糙度高,公法線長度超差,齒側隙過小,兩嚙合齒輪的接觸區(qū)不在分度圓位置等。此時,可更換齒輪或將齒輪對研。同時,軸承的滾針保持架破損、長短軸軸頸及滾針磨損等,均可導致軸承旋轉不暢而產生機械噪聲,此時需拆修齒輪泵,更換滾針軸承。
④齒輪軸向裝配間隙過小;齒輪端面與前后端蓋之間的滑動接 合面因齒輪在裝配前毛刺未能仔細清除,從而運轉時拉傷接合面,使內泄漏大,導致輸出流量減少;污物進入泵內并楔入齒輪端面與前后端蓋之間的間隙內拉傷配合面,導致高低壓腔因出現(xiàn)徑向拉傷的溝槽而連通,使輸出流量減小。對上述情況應分別采用以下措施修復。拆解齒輪泵,適當?shù)丶哟筝S向間隙即研磨齒輪的端面;用平面磨床磨平前后蓋端面和齒輪端面,并清除輪齒上的毛刺 ( 不能倒角 ) ;經平面磨削后的前后端蓋其端面上卸荷槽的深度尺寸會有變化,應適當增加寬度。
(2) 油液的黏度高也會產生噪聲,必須選用黏度合適的油液。
4.發(fā)熱
①造成齒輪泵旋轉不暢的各項原因均能導致齒輪泵發(fā)熱,排除方法亦可參照其執(zhí)行。
②油液黏度過高或過低。重新選油。
③側板、軸套與齒輪端面嚴重摩擦。修復或更換。
環(huán)境溫度高,油箱容積小,散熱不良,都會使泵發(fā)熱。應分別處理。
5.主要零件的修復
(1) 齒輪
①齒形修理:用細砂布或油石除去拉傷或已磨成多棱形的部位,再將齒輪嚙合面調換方位并適當?shù)剡M行對研,zui后清洗干凈;對用肉眼能觀察到的嚴重磨損件,應予以更換。
②端面修理:齒輪端面由于與軸承座或前后蓋相對轉動而磨損,輕時會起線,可用研磨方法將起線毛刺痕跡研去并拋光;磨損嚴重時,應將齒輪放在平面磨床上進行修磨。應注意:兩個齒輪必須同時放平。
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些齒輪泵常見突發(fā)故障的檢修方法后在今后遇到一些突然情況也能夠輕松化解。如果用以上方法檢修后問題仍存在的話應該及時專業(yè)維修人員檢修,切勿忽略不管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